2015年10月19日

家有一老


 

常說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,你的家有多少個寶?

祖父在我爸爸小時候已身故,我從沒機會見過他。

祖母是客家人,經常都是一身客家黑色村姑服。因為她一直都住在內地,每隔一段時間或逢節日,都會舉家回鄉探望老人家。我記得每次離鄉時,祖母都會走到街口,淚汪汪相送。那一年老人家病了,只是沒想到是這樣的嚴重,我錯失了送別的機會。之後,就很少很少再回到那家鄉。

公公曾是水手,聽說也是木工。他跟爸爸同於2008年過身,年屆92。喪禮那日剛是媽媽退休的第一天,還記得媽媽在那天跟我說: 「本想著退休後可以跟爸爸去旅行,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公公沒想到都走了。」她那心傷的聲音,言猶在耳。

婆婆,是我家最後的一位老人家。大家都說我跟媽媽的樣子很像,而媽媽也跟婆婆的樣子很像,所以我大約猜到年老的我是怎麼樣的。媽媽常說她會似公公婆婆的長壽,著我要預備好照顧她至百年歸老。但她並沒有活到百年。2013年,她才66歲。那年開始,婆婆開始很少說話。後來耳聾又越來越嚴重,聽不到就溝通不到,沒多久就再沒見她動口。腦筋雖然清醒,但一切就只在她的腦內。腳也開始站不著,老人院的物理治療師著她要坐輪椅。慢慢地,我再看不到她眼內的神彩。離開香港時,我知道我不會再見到活著的她。20151019日,婆婆與世長辭,享年95歲。

只是,有時候死亡並不比起活著可怕。在父母都受癌症折磨的時候,我明白了死亡並不是上帝對受者的懲罰。對基督徒來說,離開,也可以是一份禮物。但即使如此,失去親人總會有不同程度的傷痛。雖明白媽媽能得到永恆的福樂,但那份痛仍不時在心底攪動。事實上,不同的人面對同一件事情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感受,例如有些人是由祖父母帶大的,那即使是稱得上笑喪的,心裡的傷痛還可是百倍。因此很難單以理性去剖釋這感性的事。在我的經歷裡,也學懂了要小心安慰傷心者。記得媽媽病患至到離開的那段日子,就有兩個雪上加霜的片段 那年除了要面對媽媽的事以外,家裡還出現了其他狀況,一下子多方來襲哀傷的靈。一日朋友跟我說了句: 「世事豈能盡如人意」。這說話看似無傷大雅,但對當時的我來說是非常無情的一句,足夠我至今仍未忘記。又有一回一個近親跟我說了番話,意思大約是: 「其實不單你一個失去親人,也不只你一個傷心的,別以為你是最可憐。」這些話由我重視的親人說出更顯殘忍。總言之,這些事並不是要成為世上最慘的那個才值得別人安慰,雖然很難真的易地而處,但每句無心之失都易令人傷在心坎。

還有10日,兩口就經歷了9年的婚姻。近日有朋友問相處之道,雖然答得簡單,但真正令我倆緊牽著手的是上帝讓我倆所經歷的。這9年或以後的9年,即使悲與喜,都要在一起。我希望將來家中那一寶,就是身邊的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